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这个小吏颤着声音说道:“陛下,高产,高产哪。”
赵匡胤差一点想用脚去踹他,又喝道:“高产多少?”
小麦都长成这种样子了,怎能不高产,还用你说吗。小吏继续颤着声音说道:“二百九十一皇斤。”
“怎么二百九十一斤?”李昉不解地问。小吏道:“李制浩,非是斤,是皇斤,六石十七多斤。”
赵匡胤又想踹他的脚,你弄什么皇斤,为什么不直接说出多少石,害得老子在心中还在计算呢。接着诸臣一起石化。其实书院这些年进度很大,不但在河洲这个试验地,宋九推广了许多农场,那是不要命地用钱砸技术,砸产量。整个宋朝小麦产量还是很低的,肯定不足两石,有的只有几斗,一石都不足。但农场一些高产地小麦都在两石以上,有少数地因为肥料充足,种植方法合理,加上不惜代价地改善土壤,出现过超过三石的高产数字。
但这个产量没有超过太多,只能说得到许多优良的种子,经过筛选后交给了各州府,让他们改良种子。不过影响还不是很大,毕竟种子相差得不远,到了私人手中迅速退化。宋九虽花了很多钱,就那几十个大型农场,也不可能满足天下种子的需求,想满足除非设更多的农场,多达几千个,那得花多少钱帛?
即便有那个钱帛,还是不行,交给农民种植,因为种植方法不得,或者肥料不足,一年就退化了。实际解决办法还是在书院,书院做法就是一年从大田里选单株,二年小田育苗,三年推广于大田,再从大田里选单株,周而复始,这几亩试验地里的小麦种子就是这种方法得到的。因此想要全国推广,必须有大量懂农学的官员,不仅会选种还会先进的种植方法,种子有区域性的限制,例如水稻,因为北宋初天气偏暖,包括幽州都能种水稻,京城种的是洛阳名种和尚稻,可是和尚稻不能推广到河北,更不能推广到江南,能推广,但有一个适应过程,适应后的稻种也不能称为和尚稻了。然而严格来区分,同样是洛阳,旱地与水田对种子也会有不同的要求,同样是水田,土壤成份不同也有不同的要求。这需要全国性的会选种,会育种,会科学的种植方法。才能使全国粮食的种子进化。
只能让书院走出更多精通农学的官吏,对百姓指导,才能得以初步实现。
中间的道理,宋九讲过,大多数大臣也听说过。
但那是三石,或者三石多点,心理上能接受,这个产量不同,整整超过三石的两倍,普通宋朝麦田产量的四到五倍。
赵匡胤问道:“可是小麦的极限?”
实际他内心同样激动,以前小麦极限似乎是三石,但到大田里只有一石多点,现在变成了六石,是否到大田里能变成三石。若是如此,再加上一季高梁或者豆子,那么会变成近四石,整个北方产量会翻上一番。
宋九茫然答道:“不知道。”
这个产量算是可以了,但也不算是高,记得后世若是水肥充足,小麦普通亩产是在七百来斤,比现在产量还是高得多,甚至有的高产田能达到亩产七百多公斤。然而化肥农药与种子差得太远,不大好相比。
其他大臣也在遥想,宋九知道七百多斤,可他们不知道,一个个想到难道它还能提高?
宋九开始说正事,道:“陛下,臣有两件事禀明。”
“说吧。”
“臣说的第一件事就是农书,望陛下赐于各州县。”宋九一挥手,学子送上来一套厚厚的书籍。这就是广设农场学子根据据前人的知识,自己的认识,以及宋九灌输的一些理论,得到的农业技术书籍。一共是厚厚的五十册,两千多页,近三百万字,四千多幅插图,涉及到陕西京东西河东荆湖两广巴蜀大部分地区的农林畜牧渔蔬瓜果的种植养殖技术。
它是第一版,后面还可能会出现第二版第三版,也要在以后增加江南与吴越福建的篇章。
从撰写到出版的费用宋九能掏得起,不过出版了,大家都忽视了,还是等于零,就象齐民要术,那么多先进技术,有几个官员知道?它出现了多少年,五百年!
宋九想得激进。
赵匡胤时还在统一天下,到赵匡义手中才能算得上真正治理天下,务农桑乃是这个时代的核心,唐朝不大注意,到了宋朝很多人注意到这本书,私人不得刊刻,只有官刊,非朝廷人不可得。实际就是唐朝时也受它影响,出现了一些农书。
而且齐民要术是贾思勰做太守时所写的农书,人力有限,认识有限,财力有限,篇幅过于简略,也有许多错误的地方。但这套书籍几乎将齐民要术的所有短板一一补上。
甚至以后大多数官员都是读经义书呆子上位的,朝廷重农桑,他们也重农桑,可不懂,于是只成了口号,有了这套书,打开书本翻一翻,什么都会种了,什么都会养了。三百多万字,虽是浅显的半文半白,也相当于后世的白话文一千多万以上的字,与大部头史书资治通鉴字数相当。涉及到多少内容?甚至都图文并茂地写了一些水利知识,包括各种治河修围筑堰方面的学问,一一记录其中。更不要说养鸡鸭鹅鱼牛马羊猪之类的学问。
赵匡胤一一翻看,又将它递传下去。
赵匡义忽然在边上问道:“契丹与大理得到它可有用否?”
...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