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当赵禹亲自手书的“应天”挂上城头时,百姓们的欢呼声再次响彻天地之间!
赵禹站在城楼上,身披黄金甲胄,接受城内城外无数百姓顶礼膜拜。
随后,一干人下了城墙,一起往应天城中已经整理好的大元帅府行去。
城内的民众比之城外要少许多,然而街道之上仍然拥挤不堪,人人皆想瞻仰赵禹这位大宋帝裔的风姿,万人空巷,入眼皆是攒动人头,几乎看不到一寸土地!
对于应天城当下的局面,赵禹尚算满意。徐达是真正有大将之才的得力臂助,不知能够完全领会到赵禹的意图,并且也能将事情做到完美。
虽然经过长达数月的惨烈厮杀争夺,应天城并未成为满目疮痍的一片瓦砾,民居建筑虽然仍可看到一丝战争摧毁的痕迹,但在断断两个月间,已经修葺得有些模样。最令赵禹感到满意的,是城中民心的平复和稳定。
大凡长达数月的围城之战,无论交战双方怎样立场,一旦城破,民众们总会陷入持续的惶恐当中,市面凋零,民不聊生都是寻常。
可是赵禹亲眼所见,亲身感受到,街道上民众并未有太多惶恐情绪,对于大军入城也并不太过抵触畏惧。如此一来,后续稳定应天局势并向周边辐射接管的工作便会顺利简单得多。单单这一项,便足以胜过破城之功。
徐达紧紧跟在赵禹身边,一面向他介绍应天城中形势,一面兴之所至指点着街道建筑讲述攻城之战的细节。
“福寿这个人在鞑子当中也算不错了,若非总管妙计剪除集庆、应天周边各路援军,将应天彻底孤立起来,他手中兵力匮乏,咱们若想拿下此城,只怕还要多出许多波折。”
徐达性情稳重,向来不会因为立场不同便言语上贬低对手,说道:“他也算有些能力,哪怕城中百姓皆离心离德,无人支持,凭借手中这几万兵力仍然坚持到这一步,相当难得。而且,此人最令人刮目相看的,还是他性情尚算得仁慈,并没有心狠手辣到让合城人命陪葬。眼见城不可守,事不可为,也没有理会几番招降,只是退回府中自杀身亡,算是一个难得有始有终的人。”
赵禹听到这话后,点头道:“以国之力养士,士当赤心报国,鞑子好歹百十年江山国祚,如今虽然日薄西山,又怎么能没有几个肯以身殉国的忠义之士呢。咱们王道之师,胸襟要宽广,对这种人若能招揽便招揽,若不能也厚葬了吧。至于他的子嗣家眷,若肯留下来,便有点心思安置下来,若不肯留,那也拍些人小心送回鞑子那里去。”
“至于这些投诚之人,且先分一些无伤大雅的勋位,待王府构架起来,再量材为用。你先一步入城,对这些人应该也早有一个看法,稍后便将自己的看法写到纸上来,着人给我呈送来。”
这番话,表明了对徐达毫无保留的信任,也是在某种程度上准许徐达借此机会提拔一批他所看重的人。这样的表态,算是赵禹在另一个方面对徐达的嘉许。难得徐达也心安理得接受下来,点头道:“大元帅既然吩咐了,稍后抽出身来,我便草拟一份名单。这一批人中,有些不独在江南很有影响力,便在江北也有一些门路。若能知人善用,真正利用起来,对随后的北伐大业将助益良多。”
赵禹点点头,表示自己记下来,而后他又问道:“先前我派人来提醒你们要小心自己的安全,近来可有什么意外发生?”
徐达闻言后笑道:“幸得总管先一步安排妥当...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