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和平民的能力要比他们与俄国军队正面作战的能力高出许多……”
——《赤塔的陷落》,赵飞雪著,1925年,中华书局。
次日,即5月31日,赤塔东南一千七百多公里外的海参崴上空,“群蜂”开始扇动翅膀,从它们各自的潘多拉魔盒中播散死亡与毁灭。
一大早,海参崴航空方面军司令官郭志飞少将便携参谋长王升平准将乘101号“强云”飞艇首先飞临海参崴上空,这艘飞艇进行过特别改装,配备大功率无线电和完善的旗语、灯语信号系统,并携带了比其他同型艇多十倍的信号弹,不携带机枪和炸弹,专为指挥“群蜂”作战而用。
“今天是难得的好天气啊。”
三十七岁的郭志飞少将今天心情不错,作为航浮部队资格最老和飞行小时数最高的元老级人物,他对自己能够担任此次作战的总指挥一点都不惊奇。作为一个死硬的飞艇派领袖,他首先在军中提出了“未来战争就是空中舰队战”的理论,其支持者遍布军内外,具有很大的影响力。
“是啊,希望今天的天气一直这么好。”
接话者即是参谋长王升平准将,与外型粗犷且痴迷巨型飞艇的郭志飞完全相反,这是一位外表秀气然而却有“天舞者”称号的超强飞机飞行员,三十四岁的他乃是军中“航空发展论”的领军人物,认为“未来空军的惟一合用武器只能是重于空气的动力飞行器”。
不知是故意还是纯粹无意,两位意见相左的将军被安排在了一起,还好,这次“群蜂”作战是飞艇飞机混着用,只不过司令官最为看好那数十艘主力攻击飞艇的表现,而参谋长却把希望寄托在为数上百的“晴风改”轰炸机上。
“三点钟方向发现第1浮空攻击大队,强云10,散开蛇形队。”
猫在左舷高倍望远镜前的观察员突然报告道。
郭志飞笑吟吟地挥挥手:“向领航艇发信号,攻击开始!”
三枚红色信号弹自左舷飞射而出,在空中拉出三道弧形的明亮光迹,不一会儿,迤俪而来的第1浮空大队领头的“强云”艇也打出了三发信号弹,各艇开始下降高度,向海参崴港内残存的若干艘俄国军舰扑了过去。
根据战后俄方的资料,当时港内的俄太平洋舰队共有16艘可以开动的军舰,包括:装甲战列舰“曙光”号、“胜利”号、“列特维占”号和“柴沙列维奇”号,装甲巡洋舰“狄安娜”号,布雷舰“阿穆尔河”号,运输舰“安加拉河”号、“勒拿河”号以及8艘驱逐舰。
为保护残存的舰队和海参崴市区,俄军在港口和城市周围部署了将近30门由海军炮和陆军速射炮改制的高射炮以及30余挺改制高射机枪,部分高射炮还配备了数量极少的定时空炸榴霰弹,这些看似简陋的防空武器自投入使用以来给华军航浮部队造成了不小的损失,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华军航浮部队的行动。
“如果轰炸那么有用的话,一开始就集中力量把敌人的舰队炸掉不就好了?为什么非要等敌人造出防空兵器的时候才想到这么干。”
“群蜂行动”制订时,大本营曾有人发出这样的牢骚。
这种论调立即遭到计划提出者郭志飞少将坚决的反驳:“一开始尚无法确认敌舰队会被封锁在港内,而当时部队对水面目标轰炸的训练尚未广泛展开,并且由于海参崴周围尚未确保占领,飞行部队的导航十分困难……以上问题,如今基本得到解决,时机既已成熟,不管会遭到什么样的抵抗,非得下定必死的决心对敌舰队残部展开毁灭性打击不可!”
此时,作为第一攻击波的10艘“强云”飞艇分散开来,各自选定一个目标,开始进行斜行下滑机动。
港内的俄舰早已吃惯了华军航浮部队的苦头,各舰时刻在锅炉内存有余火,并在港口周围各制高点上设置防空观察哨,一有情况就向军舰发信号,军舰一见信号便即刻升火启航,开到港外己方的雷区内进行蛇行机动以躲避炸弹。
这次俄舰也不例外,不等10艘“强云”飞到头上,早已各自开出了军港,在海上跳起桑巴舞来。
隐蔽部署在港湾周围阵地上的俄军高射炮也纷纷开火,长211公尺,直径25点4公尺的“强云”固然是个绝好的目标,然而缺乏精密瞄准具的俄军简易高炮却还是没能在这队“强云”以100公里时速脱离高炮打击范围之前稍有斩获。
不一时,一阵接一阵的黑色雹雨向俄舰倾泻而下……
< ref=://..n></>